——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,振奮精神,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?
——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講述:“依靠科技驅動發展”“太陽永遠從東方升起”“要未來就要看的遠”……
當前,關于推動新質生產力,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,有效提振民營企業信心,充分調動廣大企業家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,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。
兩會結束后,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在央視接受《對話》欄目專訪,分享傳化的新質生產力實踐。參與現場對話的嘉賓還有傳化智聯董事長周家海、傳化化學執行總裁徐迅,以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勁、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劉林鵬。
3月31日晚,央視《對話·創新中國行》以“用創新書寫奮斗的人生”為題專題報道了傳化集團向“新”而行的創新實踐。
以下為報道精選:
突破性技術讓企業掌握主動
徐冠巨:橡膠材料是我們突破了全世界僅有的幾家企業壟斷的技術。稀土橡膠材料應用在汽車輪胎、高鐵或地鐵,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,輪胎對橡膠材料的功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,抓地力要強,要耐磨、抗滑,噪音要低。新能源汽車有一個特點,一啟動就迅速奔跑,這就要求橡膠輪胎能夠配合它,所以我們的稀土橡膠用到新能源汽車的輪胎上,恰好就填補了這個空白。這是我們的工藝技術,我們的研發體現在質量技術控制上面。世界有四五家企業達到這樣的水平,在中國我們首先突破并掌握了這樣的技術。2012年我們投資這個橡膠項目以后,2013年我們投入生產馬上就虧損,總共虧了3個多億,我們的管理團隊一直默默的努力,要突破這個瓶頸,改變這種窘境。我堅定的支持他們,后來一點點看到了希望。所以就這一點我們看到了,總書記提出的新質生產力,如果說我們的企業有突破性技術,企業就主動了,如果沒有這個技術,像過去那樣,我們就被動了。
依靠科技驅動發展
徐冠巨:這一階段我們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市場驅動發展轉向科技驅動發展。過去市場環境好、體量大,過去有市場就可以不斷地擴大市場、贏得市場。當下形勢發生了本質的變化,不斷地漲體量,漲規模的時代已經是結束了。我們必須要通過依靠技術創新或者科技創新驅動發展,能在技術上占領技術制高點,贏得行業的認同,與行業同步發展或是推動行業發展。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,如何補上科技發展這個短板,形成科技創新驅動與市場驅動,實現雙輪驅動。
太陽永遠從東方升起
徐冠巨:我們企業發展就是得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過程當中贏得發展的。所以38年的傳化集團,就是從0到1,從1到今天,實際是在不斷地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、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獲得發展的。其實每一個歷史階段的困難和問題出現的形式不一樣,當然我們要去克服它,解決它的方法也不一樣,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,精神、態度和決心。我想星空和宇宙,它總有暴風驟雨的時候,但是有一個規律,那就是太陽永遠從東方升起。
要未來,要看的遠
徐冠巨:我們要未來,要看遠一點。數字工廠我們沒有實踐過,但是從長遠看,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改造世界、改造很多的行業,我們公司如果在這個問題上面不冒險、不創新、不去擁抱、工廠不去改造,只是靜態地算算賬,這個投資大,那個投資輕(那是不行的),我們干成了以后,情況大不一樣。由于技術改造、技術創新,我們的客戶服務和員工技能提升,我們員工的勞動環境和生產效能,都不一樣了。
創新精神的傳承
徐迅:我父親是個比較傳統的人,他以自己的行動作為榜樣,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我。我覺得我繼承了爺爺跟父親的創新精神,他們的興趣非常廣泛,我也是。我覺得創新是未來一定需要和聚焦的,我父親那一代人,他們處在改革開放時期,那個時候就是看誰能更快速的把握機會,公司就能發展起來。但到現在這樣一個成熟的市場的環境下,我們必須要去更加聚焦,在有戰略(定位)的情況下進行創新。
徐迅:我覺得我也是繼承了爺爺跟父親創新的這種精神,我覺得創新還是需要一定的聚焦。比如說人工智能未來有很大的應用空間,我們的紡織化學品有5000多個產品、3000多個客戶,需要我們的技術服務人員去指導客戶怎么使用,但尖端的專家只有那么幾個,怎么樣能把他們的想法濃縮到人工智能的知識庫里去,然后再去服務我們的客戶。另外,人工智能還能應用在研發領域,去大大提升研發人員的效率。